红塔区新闻网
  1. 首页
  2. 专题
  3.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
  4. 正文

通海这十年 便利交通为群众带来出行红利

发布时间:2022-11-07 16:47:06

城市交通就似一张流动的名片,彰显着一个城市的进步与发展。十年来,通海县不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,调整交通运输方式结构,抢抓机遇,迎难而上,让城市交通便捷程度不断优化、绿色发展不断加强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,更多群众享受着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红利。

图片1

随着通海县新城区的不断扩容,人民群众对于公共出行的需求也随之升级。2019年,连接新老城区的1路公交 “应运而生”,运营路线串联起了通海的商圈、社区、学校,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的日常出行难题。3年来,1路新老城区专线与2路园区专线、3路山城湖专线共同织密了群众出行的“便捷网”“幸福网”

图片4

“这个公交车开起来,对我们大家的出行比较方便,十分钟一趟,新老城区都可以去。从这头到那头,都有停车站。”乘客李女士说。

“对我们这些自己不开车的,过来就方便,不然打个车价格比这个贵,坐这个车方便点,还省钱。”乘客王先生说。

图片3

十年前,群众俗称的“面包车”承担了从县城到各乡镇(街道)的载人运输主要任务,但“面包车”容载量少、空间狭小等问题深受群众诟病,十年来,通海县将“用户意识”放在首位,逐步打通群众出行的“末梢神经”。2020年,从通海县城至里山、高大的8路公交车,县城至海东的9路新能源自助扫码电动公交车开通运营,至此,通海县城至各乡镇公共交通实现全覆盖,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。

图片2

“原来高大到县城是坐面包车,坐着有点拥挤,空间又小,又不方便,现在我们换成公交车了,乘坐也方便了,又舒适,时间段发车坐车也方便,真的很好,又舒适又安全。”高大群众说。

十年来,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,通海县先后诞生了网约车、共享单车、共享汽车等多种交通运输新业态、新模式。如今,在通海县城的人流密集区,上千辆共享电单车为群众短途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。同时还可通过手机,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到达周边县、市的网约车。

图片5

“小黄车挺方便挺实惠的,去哪里到处都可以骑,我们经常出来锻炼,都不用骑家里面的,到处都可以骑,收费也很实惠,现在有了头盔,安全更有保障。”群众黄红梅说。

十年来,通海县的城际公交从最初的128辆燃油公交发展到现在的118辆新能源公交;出租车也逐步在从全燃油更换为新能源;网约车从无到有,出行方式的多元化,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日常出行需求。

图片7


除此之外,十年来,通海县积极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,玉蒙铁路通海段、江通高速建成通车,弥玉高速全线开工、通龙高速启动建设,国道245、省道212、214完成大修工程,全县自然村“村村通”硬化道路,县道、乡村道全面实施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,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初具雏形。接下来,通海县将着力打造“三圈三纵五横”的交通网络,为全面提升通海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佟薇 赵明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