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2-11-09 16:34:26
近年来,通海县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持续优化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环境,支持企业紧盯技术创新、平台搭建和人才引进, 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走进位于杨广镇的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,展台上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格外引人注目。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一瓶瓶小小的粉末,它可是远销国内外的“宠儿”,平均售价可达800-900元/公斤,主要用于高端食品、药品、保健品及化妆品的着色。据公司负责人介绍,从最初的农产品到成品,需要经过浸提、精制、浓缩、喷雾干燥等十多个复杂工序。
“我们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,从1996年建厂到现在,已经27年的时间,我们是用云南当地种植的,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天然色素,出口全世界,现在的主要产品有紫甘薯色素,萝卜红色素,甘蓝红色素等10多个产品,现在每年加工销售的产品有80%是出口,20%在国内销售,产品逐渐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。 ”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家秀说。
该公司自1996年成立以来,始终遵循“以规模求效益,以科技求发展,以质量求生存”的理念,树立了良好信誉,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,已由当初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是一个集科研、种植、收购、加工、销售为依托的科技型民营企业,也是目前玉溪市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天然色素生产的企业。公司拥有专业的自主研发团队,目前共有核心专利技术23项,产品主要销往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澳大利亚等地区,并与汤臣倍健、海天酱油等国内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。
“通过这些年的发展,杨氏公司有了很大的进步,我们在科技方面攻克了萝卜红色素,脱臭难的技术,产品溶解性好,色素纯度高,深受客户的喜爱,紫甘薯色素近些年也在国内属于加工销售量比较大的企业,我们公司的产品销售到全世界。”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家秀说。
创新,是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的基因,也是驱动发展的原动力,公司不断增强创新力量和管理方式,实现天然色素产业数字化升级。公司制订了严格的“原料种植规程”、“原料农残控制”、“原料收购”等标准,并采用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管理模式,实行三个“统一”,即统一供种籽、统一种植管理、统一采收,种植基地遍玉溪市内、红河、文山及曲靖等地,目前拥有种植基地12个,每年原料种植面积在10000亩以上,涉及种植户6500户以上,每年收购原料数量在8000~10000吨,可生产各类产品100吨左右。
加大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大发展。近年以来,我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功能,着力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进一步加快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工艺的开发有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的核心竞年力。202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65亿元,占全市比的11.27%,工业增加值42亿元,增速12.1%。(罗瑀 冯夕霞 杨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