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3-04-13 09:06:33
自古以来,通海能工巧匠很多。通海银制工艺品作为手工艺中的佼佼者,一直保留其一家一户作坊经营模式,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变迁,至今依然熠熠生辉。
秀山街道的万家社区是从事银饰制品加工最为集中的村(社区),在通海民族银饰制品厂企业改制后,部分退休工人利用手中的技术在家里做起了银饰制作加工,万家三组的周正斌就是其中一位银饰制作工匠。
来到周正斌家门口,记者就被“咚咚咚”的打制银饰声所吸引,跟随声响来到周正斌家的工作室,周师傅正在和儿子儿媳紧张的赶制银饰品。
化银、锻打、扎花、拉丝、焊接、打磨,虽然工艺繁琐,但是大家都形成了默契,分工合作,每个程序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,效率也得到了提高。
“我从十五、六岁就开始到银器厂工作,2000年的时候银器厂改制,我就回来单干了,一直到现在20多年了,为了不把这个手艺丢了,儿子大学毕业了我就把他叫回来,把这个手艺继续传续下去。 我再教他几年,就交给他自己去干。”周正斌说。
“我2017年从学校毕业以后,回来就跟着父亲学习传统银饰的制作,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了,基础的一些纹理,还有手镯的制作过程,我已经学会了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,作为一个手艺人,传统手艺的制作非常考验人的耐心,让我学会了很多,慢慢的我也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行业。”周学俊说。
如今,周学俊和妻子一起跟着父亲学习银饰品制作,并且自己探索开设网店,不断拓宽销售渠道。
“目前我家主要是以制作银手镯还有一些传统的项链,还有小孩子的手镯为主,我们的产品主要是根据云南当地的一些民族特色,纹理来进行一个创新,主要销往云南本地,以及北京上海,每个月的产销大约有20公斤左右。"周学俊说。
在数百年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,通海银制品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,多以传统妇女佩戴的银饰为主,款式大同小异,因工艺精湛、款式别致、寓意新颖、外表美观以及品种繁多,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。
据统计,在通海像周正斌家这样的家庭式银饰作坊就有20余家,他们在岁月的沉淀中默默深耕,将通海银饰扬名内外。而现在,越来越多像周学俊这样的年轻一辈也加入到这个行业,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继续谱写着通海银饰的文化与发展,相信通过他们的传承与创新,通海银饰将会迎来更加绚丽多彩的未来。(张红莹 赵明波)